成都双流高质量推动环境质量改善核心提示:成都西南郊的双流,近年因“空港蓝”频频出现在朋友圈的“C”位,大气治理成效抬头可见。这“一微克一微克”搏出蓝天的背后,无不体现出双流人打好蓝天保卫战的信心、决心和恒心。 原标题:成都双流高质量推动环境质量改善 位于成都西南郊的双流,近年因“空港蓝”频频出现在朋友圈的“C”位,大气治理成效抬头可见。这“一微克一微克”搏出蓝天的背后,无不体现出双流人打好蓝天保卫战的信心、决心和恒心。 近年来,双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引领,严格落实省委、市委全会精神,以新发展理念统领生态环保工作,以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环境质量改善,坚决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战役,为成都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实现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目标贡献了“看得见山、望得见山、记得住乡愁”的生态保障,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蓝天幸福感和获得感。 欣赏醉人的蓝天、为彩虹的光顾雀跃、迎接金色的朝霞、送别醉人的夕阳……在日常的生活点滴中,双流人切切实实感受到了空气质量的变化和满满的蓝天幸福。一组数据同样可以印证这一点:截至6月底,双流大气优良天数130天,同比增加19天;PM2.5浓度4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首次实现成都市下达的两项考核指标完成“双过半”(PM2.5浓度低于年度目标54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超过122天目标值)。 “双流蓝”的确来之不易,因为它的“家底”决定了双流人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才能有今天的成绩。 原来,双流经济基础较为雄厚。2018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成果显示,双流区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4个全国百强榜上均榜上有名。双流在经济方面的强势,全国有目共睹。但随之而来的,也是无可避免的城市发展问题:人口众多,工业企业、建设工地不断增加,机动车保有量飙升等,在这样的逆境下,要如何改善环境质量、把蓝天幸福还给群众呢?早在两年前,双流下决心必须打赢这场蓝天保卫战。通过从顶层设计到具体措施、从借智借力到联防联控、从规定动作到自选创新的努力,双流完成了“逆袭”。 大气污染防治需久久为功、坚持不懈。当前,大气治理已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但双流的脚步没有放缓、力度没有减小。 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双流放了五个大招: 提前谋划部署。双流先后制定了《2019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行动方案》《2019年夏季臭氧污染防控行动方案》等行动方案,截至目前共召开现场会及工作例会14次,提前谋划,周密部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强化预警预报。双流坚持环境、气象每日会商,强化预警作用;牵头开展全域紧急管控,共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临时管控8次,组织夜查3次,有效应对处置重污染天气。 开展专项整治。双流先后开展了冬季污染防控攻坚、部门联合督查专项行动和夏季臭氧污染防控行动。截至目前,开展全区15家重点企业废气排放加密监测24家(次);针对散煤、工地扬尘、道路扬尘联合巡查8次,立行整改问题10个;累计开展尾气路检34台,抽测非道路移动机械28台,会同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委托三方公司开展燃气锅炉尾气监测25台;发现并制止9家露天烧烤店、3起露天焚烧行为。 落实网格管理。双流坚持每日对镇街空气质量状况及网格微站监测数据情况进行通报,组织网格员每日对工地、餐饮等情况进行实时巡查,并及时督促整改,截至目前,共巡查点位3766次,对发现的52个较突出问题进行了督促整改。 加大科技运用。双流在持续加大对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扫描、走航力度的基础上,今年新增了对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抽查。 值得一提的是,双流今年还是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臭氧污染学术研讨会的举办地,邀请了6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为双流的大气污染防治、尤其是夏季臭氧污染防治工作“把脉问诊”。 巩固环境治理成果也少不了严格的监督管理。由此,双流还按照“精心制图、挂图作战、看办管理、实时反省”的模式,强化对“重点问题”的督查督办。首先是加快区领导包案工作落实,按照区委要求,将“回头看”期间接收的171件中央督察反馈件,分别交由28名区级领导包案督促。其次强化案件督查督办,制定印发了《成都市双流区开展中央环保督察交办案件“回头看”督查工作方案》,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统筹强化督查督办工作,采用查阅资料、现场督察、明查暗访等形式,对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以来,历次中央、省、市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情况开展督查督导。还要严格目标考核,双流加大环保督查专项目标考核力度,按照考核细则,针对下达的各类环境类问题的整改落实进展情况,严格进行考核评分。 今年6月,双流正式印发《成都市双流区2019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行动方案》(简称“652”),为全区大气污染治理年度目标的完成,进一步明确了方向,指出了路径。此举也吹响了下一步双流蓝天保卫战的号角。 在按照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650”行动计划和双流区“652”行动计划要求基础上,双流将加大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提升应急监测、自动化分析能力水平,重点做好网格微站扩容、挥发性有机物监测站建设和新增市控空气质量监测站建设工作。今年,双流要在工业集中区建成6个挥发性有机物监测子站,24小时监控涉气企业排放,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管控水平,强化监测预警,改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 同时,继续强化环保、气象会商,强化专家指导,定期邀请省市专家“问诊把脉”;积极参与推动区域联防联控,以强化监管、做好挥发性有机物减排为重点,推动夏季臭氧污染状况改善,力争完成成都市下达臭氧污染天数降低目标;并提前做好秋冬季污染防控方案制定和颗粒物重污染天气紧急管控准备工作。 在推进问题整改方面,双流将进一步强化网格化巡查力度,以环境信访投诉为切入点,全面开展环境问题再收集再梳理,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置,将重点投诉、重复投诉纳入督查台账管理;对督查范围内的案件逐一开展地毯式排查,使案件覆盖率达100%;对存在反弹回潮、整改不到位、虚假整改、未按时间节点推进的案件将予以通报,对突出问题纳入环保督查专项目标考核;对下发督办通知单后仍未按期整改的责任单位、责任人视情节移送纪检监察部门进行问责处理。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一方湛蓝的天空、一条明澈的河流、一处清新的绿景,这是当代人的生态福祉,也将成为后世的绿色根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了更多人的蓝天幸福,今日的双流将以披荆斩棘的魄力和恒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市民有更多的生态获得感与幸福感。 |